首页
学校概况
现任领导 学校简介 机构设置 学校标识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特殊教育
国际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招生就业
本专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成人教育 学生就业
公共服务
学校标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校圆满完成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08


为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暑期,学校共青团组建22支重点团队、120余支分散小队,组织 2100名师生赴白山、四平等7个市、32个县、67个村,深入开展红色研学、支教助学及产业调研活动,与560名乡村儿童结对子,开展学业辅导,与长春市东卓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新增6个实践基地,活动得到了学习强国、吉青学联、吉林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学校共青团持续发挥实践育人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社会化能力。一是扩大覆盖面,提升实践广度。学校构建校-院-团队-个人四级联动体系,系统推进“三下乡”“返家乡”“社区实践计划”等项目,通过将社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管理体系,实现跨专业、跨年级学生组队实践,参与人数较2024年提升15%。二是创新形式,提升实践深度。学校组织专职团干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全程指导,立足学科特色打造多元化实践项目,开展了人工智能、水质检测、文旅宣传等活动,助力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三是推动转化,提升实践效度。学校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团风”实践团连续4年赴苇沙河镇开展兴边富民实践活动,《临江市G331红色文化资源活态化与乡村振兴协同路径研究》等实践项目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创新方案,破解地方发展难题。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热土、以专业赋能振兴,让青春成长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新闻来源:团委 撰稿:李伟东 初审:王迪、王昉 复审:芦晓珊 终审:薛蛟

上一条:媒体长大|人民网视频号、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特殊教育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用手读盲文发言

下一条:学校喜迎2025级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