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现任领导 学校简介 机构设置 学校标识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特殊教育
国际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招生就业
本专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成人教育 学生就业
公共服务
学校标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术报告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交流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19-04-19


报告题目: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交流——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报 告 人: Richard TRAPPL(李夏德)

主 持 人: 王玉英

时    间: 2019年4月23日下午1:00

地    点: 综合楼B703

主办单位: 网络安全学院

报告人简介: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副教授。1974—1975 年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中国文化,1979 年开始在维也纳大学汉语系教现代汉语和中国文学课。他积极推动汉语教学在奥地利的开展,为中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曾于2011年获得奥地利共和国贡献大勋章,荣获2013年度“约翰·拉贝”奖和“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1974年起经常到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在中国、欧洲及美国举办讲座,2008年至2014担任“欧中文化对话”欧方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的欧洲传播与交流。在奥地利与中国重要期刊上发表“打造中奥‘双人自行车’”、“孔子学院与跨文化交流——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经验为例”、“解读中国梦”等多篇学术论文。

观点综述: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中国文化介绍与传播的及时性与时代性;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的教育机构,面向所在国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汉语考试和培训汉语教师,并且组织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活动,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所在国的友好关系;21世纪或许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拐点,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式和商品贸易模式受到强烈冲击,广泛的沟通与交往早已超越了国家、超越了民族;儒家思想或者其中的某些方面可以适应现代与未来社会的需求。

上一条:学术报告—人工智能时代的复杂影像处理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下一条:学术报告—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