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长春大学召开残障人士智能康复及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会。学校党委书记孙爱军出席会议。校长韩业主持会议。
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单位的8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论证专家组,对残障人士智能康复及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

孙爱军首先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表示欢迎,对省教育厅和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和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指出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学校学科交叉发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受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委托,省教育厅领导全程参与了本次论证过程,并就实验室建设提出期望和建议。
残障人士智能康复及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志瑶教授全面汇报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组对实验室的建设规划进行论证评审,并进行了现场考察、质询、讨论。专家们表示,实验室面向老龄化社会和残障人士健康呵护的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解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多方位的健康状态辨识、康复、机能增强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残障人士健康状态参数采集与辨识、残障智能康复设备及无障碍关键技术、精准营养食品开发与健康效应评价体系三个方向的研究。目标定位准确,研究特色鲜明,方向设置合理。建设方案合理可行。依托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条件保障措施完备,管理机制健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论证。
韩业总结表示,长春大学不仅开创了我国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而且积极围绕残障学生的生活服务技术、无障碍融入课堂、融入社会进行科学研究,成功立项了我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次论证会专家组围绕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我校学科交叉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学校将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和专家组指导意见,举全校之力进行建设,争取在残障人士健康呵护和无障碍技术方面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贡献,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科研处、实验室学术骨干等参加了论证会。